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医讯驿站 > 健康交流 > 交流互动 内镜护理知识大普及:为你的健康加分
交流互动 内镜护理知识大普及:为你的健康加分
发布日期:2025-04-11 08:37    点击次数:129

何玲 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

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让许多疾病能够通过精准、微创的方式被及时发现和治疗,而内镜检查正是这一领域的“黄金标准”。无论是胃镜、肠镜,还是支气管镜、膀胱镜,这些纤细灵活的“医学之眼”已成为守护健康的重要工具。然而,很多人对内镜检查存在误解,对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一知半解,甚至因操作不当引发风险。

一、内镜检查:从原理到流程的全面解析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内镜是一种借助光学成像技术观察人体内部腔道的医疗器械。其核心部件包括前端的高清摄像头、光源系统以及可操作的通道。以胃镜为例,医生通过口腔将内镜送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实时观察黏膜状态,发现炎症、溃疡或早期肿瘤等病变。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因镜体刺激产生轻微不适,但现代无痛技术(如静脉麻醉)已能显著提升舒适度。

365建站

二、内镜护理的核心要点:术前、术中、术后全周期管理

术前准备:胃镜检查前需保持6~8小时空腹状态,防止食物遮挡胃黏膜观察视野;肠镜检查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肠药物,通过多次排泄确保肠道清洁无残留。饮食管理需提前三天启动,肠镜受检者应减少粗粮、芹菜等高纤维食物摄入。检查当天只允许饮用清水、淡茶等透明液体(不含牛奶、果汁)。所有受检者必须如实向医生说明药物使用情况(特别是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既往过敏史,并配合完成知情同意流程。检查前可通过“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的呼吸训练缓解焦虑,吸烟人群至少提前24小时停止吸烟,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影响检查视野。

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胃镜检查时,患者需保持左侧卧位,头部微向后仰,通过咬合固定器保持口腔张开。当镜体进入咽喉部时,应尽量放松喉部肌肉,配合吞咽动作。肠镜检查中,医生会通过注气扩张肠道,患者可能感到腹胀,此时可通过缓慢深呼吸缓解。若疼痛剧烈,需立即示意医生调整操作。

365站群VIP

术后护理:无痛检查后,患者需在观察区休息30分钟以上,待麻醉完全消退方可离院。24小时内避免驾驶车辆或从事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专注的活动。胃镜检查后2小时可尝试少量温水,若无呛咳再逐步过渡到温软食物;肠镜检查后需关注排便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需及时就医。部分患者可能因注气残留感到腹胀,可通过轻柔按摩腹部或适量活动促进排气。

三、打破误区:关于内镜检查的常见疑问解答

“内镜检查太痛苦,能不做就不做”。实际上,随着超细内镜和镇静技术的普及,90%以上的患者可耐受常规检查。对于胃癌、肠癌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定期内镜筛查可将早癌发现率提升至70%以上,显著改善预后。

“胶囊内镜可以替代传统检查”。虽然胶囊内镜无需插管,但其运动轨迹不可控,无法对可疑病灶进行活检或治疗,且价格昂贵,目前主要适用于小肠疾病的初筛。“麻醉会影响记忆力”是另一个误区,临床使用的短效麻醉剂代谢迅速,研究证实单次使用不会对认知功能造成损害。

“内镜会加重消化道出血”。不少人认为内镜在进入咽喉以及胃部后会给胃部黏膜带来损伤,导致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存在胃溃疡出血症状的人群,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内镜主要是在直视下进行,它能直接看到食管、十二指肠黏膜、胃部的情况,所以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一般不会碰到出血部位,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四、特殊人群的护理策略

老年人接受内镜检查时,需重点评估心肺功能。建议检查前完善心电图、肺功能检测,麻醉师会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糖尿病患者需随身携带含糖食品,防止禁食期间发生低血糖。孕妇原则上避免非紧急内镜检查,若确有必要,需选择孕中期并在产科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儿童群体的护理更需精细化。6岁以下患儿建议在儿童专科医院操作,医生会根据体重精确计算麻醉剂量。术前可通过玩具模型演示、动画视频讲解减轻患儿恐惧感,家长陪伴能有效提升配合度。术后恢复期需避免剧烈运动,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呕吐、嗜睡等异常反应。

从检查前的饮食准备,到术后的恢复细节,每一步护理都在为健康“精准排雷”。掌握科学的护理,定期接受内镜检查,就像给身体做一次深度“检修”,也可以直接和医生沟通,制订出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