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医讯驿站 > 医疗资讯 > 医疗信息 【经方习读】苓甘五味姜辛汤
医疗信息 【经方习读】苓甘五味姜辛汤
发布日期:2025-01-17 08:44    点击次数:174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金匮要略》

站群论坛【原文】冲气[1]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金匮痰饮:37)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注释:

[1]冲气:指下焦冲逆之气。

【释义】

本条承上论述服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后,冲气已平,支饮复现的证治。前证冲气上逆,经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治疗后,冲气得平,但咳嗽胸满加剧,这是匿伏在肺的寒饮复出的缘故。寒饮内动,胸阳被遏,肺失清肃,出现咳嗽、胸满,宜散寒化饮,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因冲逆已平,故不用平冲降逆的桂枝;咳嗽胸满增剧,故加干姜、细辛散寒泄满,化饮止咳;五味子酸收以敛肺止咳。

【功效配伍】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化寒饮,止咳消满。本方即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枝,加干姜、细辛组成,因冲气已平,故去桂枝。方用茯苓、甘草、五味子健脾化饮,收敛肺肾之气;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化饮,止咳消满。诸药配伍既能温化上焦寒饮,同时也可顾护下焦阳虚。

上五味,水煮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方证论治辨析】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支饮,寒饮咳满证。症见服桂苓五味甘草汤后,冲气得平,而反更咳,胸满。本证咳嗽、胸满为饮邪遏郁胸肺,肺气不利。治宜温化寒饮,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

【辨治要领】

(1)药随证转反映了辨证施治的灵活性。本条因冲气已平,故去桂;寒饮复动,则加干姜、细辛。一加一减,体现了“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思想,正如唐宗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中所论,仲景用药之法,“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亦易一药”。

(2)方药配伍中的相反相成是张仲景用药的一大特色。苓甘五味姜辛汤中干姜、细辛温散以化寒饮,五味子酸收以敛肺止咳。两者相伍,散寒蠲饮而无温燥之弊。

【用方思路】

365站群VIP苓甘五味姜辛汤、苓桂术甘汤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主治方,前方温而较燥,后方温而和缓。临证若需散寒燥化痰饮者用前方,若需温化和解痰饮者用后方。苓甘五味姜辛汤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

【医案举例】

刘某,男,33岁。1987年3月10日诊。患咳嗽、气紧、胸闷半年余,经透视诊断为支气管炎。屡服中西药,其效不佳。症见: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闷不适,气紧,不能平卧,口渴喜热饮,四肢不温,背心冷,得温则咳嗽缓解,舌苔白滑,脉弦滑。此乃寒痰蓄肺,肺气失宣。治以散寒肃肺,涤痰蠲饮。药用茯苓15g,干姜、苏子各10g,五味子、细辛各6g,甘草3g。水煎服,一日1剂。服上方3剂后,症状减其大半。继服3剂,症状全部消失,惟感食欲不振、气短、乏力。以益气健脾,实卫固表治之:党参、茯苓各15g,黄芪24g,防风、白术各10g,甘草3g。连服3剂,痊愈。[徐兴亮.苓甘五味姜辛汤临床运用体会.四川中医,1990,(7):10]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经方观止》

作者/张建荣,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