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医讯驿站 > 医疗资讯 > 交流互动 清华长庚胃肠外科开展造口旁疝机器人手术
交流互动 清华长庚胃肠外科开展造口旁疝机器人手术
发布日期:2025-04-01 14:38    点击次数:140

“这些年我连腰都不敢直起来,生怕肚子上的‘鼓包’又掉下来……”9年前,李女士接受直肠癌手术,进行永久性降结肠造口,但术后造口旁逐渐膨出疝囊,疝囊颈扩张至4.5cm,肠管及大网膜频繁突入,间断引发肠梗阻,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患者为此反复求医。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365站群VIP

造口旁疝是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左右,可引起造口周围感染、疼痛、坠胀、密闭不佳、排便困难等问题,严重者可导致肠管嵌顿、梗阻、缺血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李元新教授经过严谨评估与深入研讨,决定采用机器人结合 sugarbaker 法实施手术。手术面临着多重挑战:手术空间狭小,疝囊与周围组织解剖关系复杂,既要精准操作机器人分离疝囊,又要严格按照 sugarbaker 法要求操作,这对主刀医生及团队的技术、经验与应变能力均是严苛考验。

b71db363-6d1d-48a5-9a3a-74388f11da51

李元新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学家黎介寿院士,深耕胃肠外科领域30余年。此次手术,是他开创性地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众多复杂胃肠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实践之一。这次用于肠功能障碍疾病手术机器人技术,利用机器人的精准性,将操作精度推进到亚毫米级,以减轻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一举打破了“复杂胃肠功能障碍疾病只能开腹手术”的传统观念,为众多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

术中,李元新操控第四代手术机器人探入患者腹腔,借助机械臂540°自由旋转的优势,小心分离疝囊,随后依照 sugarbaker 法,放置补片并牢固固定。手术经2小时顺利结束,4个不足1cm的切口隐匿于腹壁褶皱中,出血量仅18ml。术后,患者24小时下床活动、72小时恢复自主进食、5日出院,打破传统康复周期。复查显示补片贴合腹壁,造口血运未受影响。

李元新表示:“此例手术是医院首例机器人造口旁疝修补微创手术,标志着复杂造口旁疝治疗正式进入‘亚毫米时代’,从‘开得了刀’到‘开得精、开得稳’。打破传统思维,拓展机器人手术临床应用场景,用机器人技术创造性地解决放射性肠炎、肠粘连、肠梗阻、顽固型便秘等复杂肠功能障碍等疾病,为更多患者带去福音。”(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崔兴毅 通讯员朱长真、蔚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