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医讯驿站 > 医学资讯 > 交流互动 中药煎煮、服药方法,沈绍功,黄煌。
交流互动 中药煎煮、服药方法,沈绍功,黄煌。
发布日期:2025-03-25 14:40    点击次数:65

【沈绍功中医方略论】

站群论坛

煎煮方法

煎法关乎药效的发挥,不可硫忽大意。煎药前先要用冷水浸泡1h以上,使药性尽量溶入水中。如有后下药则另碗单泡,水不必太多,以盖过药面2cm即可。先以大火煮开换成小火慢煎20分钟(解表药10分钟),如有后下药此时连药带水倒入一半,搅拌,开锅即可,倒出药汁为头煎。再放冷水,不必浸泡,大火煮开,换成小火慢煎20分钟,如有后下药则倒入另一半,搅拌,开锅即可,倒出药汁为第2煎。头两煎混合,分2次服用,如药汁过多,可分3-4次服用。不要以药量为准,要以慢煎20分钟为要,以免药性挥发。习惯服药以早晚2次,而且要空腹,实际没有必要,最佳吸收时间为上午9点,下午3点,这与人体的“生物钟”有关,故改为上、下午分服为宜。

正确的煎药方法是: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①煎药盛药器具应为砂锅或紫砂陶瓷之类而不能用铁锅等金属器具

②煎药用水应为自来水或纯净水,加水时应用手掌压住药材(以防药物上浮)后加水高过手掌即可。

③中药不是煎的时间越久越好,有的药煎久了药效全无,跟没吃一样。

煎药时间:治疗感冒和上火惑炎症的药应水开后用小火保持沸腾不能超过十五分钟,滋补药与治疗风湿病的药水开后用小火保持沸腾30分钟以上,含有附子乌头等毒性药物应一次性加足够的水久煎,普通药物水开后应保持沸腾不超过20分钟。

服药时间:驱虫药空腹服,一般药应两餐之间服用,治失眠多梦的药应睡前服用,通便药宜睡前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结石、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可不定时服药。慢性病定时服。

为什么要用砂锅熬中药

因为中药在炖的过程中由于药汁会加热使得会与锅起化学反应,如果用其他的会由于化学反应影响药材的功效,而且有的锅会在熬的过程中出现有毒物质。用砂锅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便宜,所以选用砂锅是最方便实用的。“用平定的砂锅熬米汤稀饭,水米交融,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用砂锅炖肉,无腥膻气,而且存放两天也不变味;用砂锅炖豆腐,色正味醇;用砂锅煎药,药性不变。此外,平定砂锅与外地砂锅最大的区别在于外观特有的发亮光泽,'平定砂锅亮晶晶’的说法也就是由此而来。” 

【中药的煎法】

     中药方在使用时,要讲究煎煮方法。煎煮中药的用具以带盖的陶瓷或砂锅为好,一般不宜用铁、铝等金属制品。在煎煮前,应先把中药放入容器里,加冷水浸过药物约3厘米左右,浸1个小时,待中药充分湿透,然后上火煎煮,沸后可改为小火,以免药液溢出或药液熬干。在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药罐盖子,以免气味散失过多。

       在煎药时就注意掌握好火候。用急火、大火煎称为“武火”,用慢火、小火煎称为“文火”。煎药时,一般行武后文,即煮沸后改用文火,第1煎沸后再煎20–30分钟,第二煎在沸后再煎15-20分钟,适用于一般药方;也有在煮沸后继续用武火煎35分钟者,适用于气味芳香的药物和发汗解除在表之病邪的方剂:还有在煮沸后改用文火再煎,第1煎沸后再煎45–-60分钟,第2煎沸后再煎30分钟,适用于各种滋补方或某些有毒药物如附子、乌头等),介石药物如磁石、生石膏、鳖甲、龟板等,应是先煎)。

       在煎药时,有些药物有特殊的煎煮要求,其中主要有:先煎。介壳、矿石类药物因质地坚实,应先打碎后煎煮20-30分钟,然后再加入其它药同煎。后下。凡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砂仁、白豆蔻等,宜在它药将要煎好时再加入,略煎几分钟即可。包煎。对某些易使药液浑浊,或对咽喉、胃部有不良刺激的药物,如滑石、车前子、旋复花、赤石脂等,另用纱布或绢布包好后入煎。另煎。某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羚羊角、犀角(水牛角)等,为充分利用其有效成份,可单独煎煮2小时,取其汁另外服用。溶化或烊化。某些易溶于水的药物,如芒硝、蜂蜜等,可溶入已煎好的药液里;有些胶质性粘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可单独加水少许加温使烊化,再兑入煎好的药液里各匀服用,以免与其它药物同煎时粘于锅内煮焦,影响药效。冲服。某些芳香、贵重的药物和配合使用的散剂、丹剂、自然汁等,如牛黄、麝香、沉香末、三七粉、紫雪丹、生藕汁、生姜汁等,需冲入煎好的药液里服用。煎汤代水。某些体积大、份量重的药物,如芦根、竹茹、灶心土、糯稻根等,可先煎取药液,去渣澄清后,以某药汁代水煎其它药。

   【中药的服法】中药的服用要注意服药时间和方法,一般以早晚空腹服为宜,即早饭前1小时和晚饭后3小时左右。但对胃气有刺激性的药物及消导之剂,或病人感到服药后胃中不适的,可在饭后服。有的药方可不定时服,即煎汤代茶服。有的药方有特殊的服药时间要求,如治疟疾的方剂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鸡鸣散则要在天明前空腹冷服。急症的则应大剂随就随服,在服药方法上,1剂中药一般煎2次。即头煎和二煎,1天内早晚分服。一些治疗慢性病的方剂也可以煮3次,早晚各服1次,这样2剂药可以服3天,能充分利用药效。某些急性病可将头煎、二煎合并1次顿服,或1日服2剂,即1天服4次,以增强或保持较有力的药效。也有的方剂可煎1次后分多次服下,服完再煎第2次。中药汤汤剂一般宣温服,但治疗热性病证可冷服。有的病人服药易呕吐,可先用鲜姜片擦舌,或在药液里加入少量姜汁服。

 【运用中药方的注意点】在运用中药方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切实了解病人的体质和病情,认清病证的本质,以做到“方证相符”。二是熟悉所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和常用剂量,掌握药物的配伍方法和方药的变化规律。三是在使用性质峻烈或有毒药物时,应谨慎从事,一般可先用小剂量,逐渐加量,直至有效为止,但决不可超过规定剂量,以免造成毒副反应。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选自

《一百天学开中药方》 杨进、黄煌、朱丽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