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大辛大温,走而不守,回阳救逆,振兴沉衰,治疗诸阴证。
附子汤是用于少阴、太阴合病的一首方。
附子汤用附子温中祛寒,人参健胃补虚,茯苓、白术利小便以逐留饮,伍以附子并解痹痛。
芍药缓挛急之痛,故此治胃虚有寒饮、小便不利、身疼痛、骨节痛或腹挛痛者。
本方是由真武汤去掉生姜,加人参组成的。
其组成虽然与真武汤差一味药,但是功效是不同的。
真武汤用姜不用参,重在温散水气。附子汤用人参,加倍用白术,附子。
意在温补太阴,可以用于元阳虚衰,寒湿凝滞所致的背恶寒,身体痛,骨节痛,口中和等症状。
伤寒论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此条说,里有寒则口中和,胃中有饮则背恶寒。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即见此候,急宜温中逐饮,缓则必并于太阴而吐利,故当灸之,并以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此条说的是里虚寒甚,则手足寒。因有水气,则脉沉,故知身体、骨节疼痛,当为湿痹为主而非外邪,故以附子汤主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临证中如见里虚寒饮、骨节疼痛、下肢拘急痛而脉沉者。
从以上两个条文中,有虚寒痹痛者,多有用本方的机会。
365建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